54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穿越时空的蝴蝶 > 一百四十三、各怀心思的“官军”们(上)

一百四十三、各怀心思的“官军”们(上)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这在历史上已经有过很多次非常惨痛的教训了,如果不能预先做好提防布局的话,最后的结果通常是前门驱虎后门进狼,让皇室和公卿白白地空欢喜一场。

分——割——线

在自我评价甚高的仁孝天皇眼中,在举行完大政奉还的仪式,刨掉了江户幕府在法理上的存在根基之后,这个政权就已经等于是灭亡了。依旧残存在大阪和江户的那些家伙,不过是几根冢中枯骨,苟延残喘而已。估计只待朝廷官军一到,必然土崩瓦解……所以,一切的军事问题实际上都不是问题。

真正的问题,在于倒幕成功之后。

对于仁孝天皇来说,推翻江户幕府只是一个开始,恢复朝廷公卿对国家的统治才是最终目标。

为此,就要一切都向古代的平安朝看齐,将这个国家所有的政治、宗教和经济权利,都尽量地收拢到天皇和公卿贵族们的手中。这才是真正的王政复古,大政奉还。

一百四十三、各怀心思的“官军”们(上)

一百四十三、各怀心思的“官军”们(上)

总的来说,这个规模宏大的三路东征计划,安排得大体上还算合理。

——深处于内陆的东山道土地贫瘠,道路崎岖,如今也没有什么像样的大势力,就全局而言无关紧要,索性丢给“外国友人”随意折腾,顺便拖住这些家伙的手脚,免得他们在别处生事。

——把战斗力最强悍的两万萨摩军,调离攻打江户城和横滨租界的作战序列,而是去挺进寒冷偏僻的北陆道,貌似有些浪费。但若是继续挺进东北的陆奥、出羽,就会和旧幕府势力的最后一支精锐战略预备队,拥有六千新式陆军和近万民兵的会津藩迎头撞上。

而要实现这个几乎是逆历史潮流而动的终极目标,主要的障碍有两个。一个是已经和朝廷公卿争斗了上千年得跋扈武士,另一个是新近才冒出来的西洋蛮夷。

——局限于眼界和见识,思维比较保守落后的仁孝天皇陛下,并没有把实际掌握幕府政权的大阪财阀集团,看做是一股独立的新生力量,只是将之视为西洋人的走狗而已。

根据仁孝天皇自己的估量,通过这一场轰轰烈烈的大决战,这两大障碍的当前代表——摇摇欲坠的江户幕府和耐色瑞尔帝国殖民势力,就会被捣毁得差不多了。但是,凡是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权利斗争,只要外敌一去,内部矛盾马上就会浮出水面。

由于朝廷公卿手中并无可靠的武力,因此此次倒幕战争和过去的历史一样,依然是由朝廷拉拢一派武士打倒另一派武士,唯一的区别是又多了拉拢一帮洋人打倒另一帮洋人——朝廷的阵营当中,那位坐拥两万萨摩精兵的岛津怒志藩主,内心中最深的渴望绝对不是什么王政复古、皇权重振,而是在打倒江户幕府之后,自己再踢走朝廷开办起一个岛津幕府,以实现武人的最高荣耀。

因此,在仁孝天皇的内心深处,丝毫不怀疑岛津怒志会为了颠覆江户幕府而浴血奋战,但同样也丝毫不相信这位藩主在倒幕成功之后,还会一如既往地效忠朝廷,而不是沦为下一个潜在的“朝敌”……

在朝廷决心没收德川家所有亲藩领地的情况下,会津藩势必只能背水一战、殊死抵抗,如果不用强悍的萨摩军上阵讨伐,很可能会吃败仗。

——至于最为富庶繁华的东海道,原本散布着大量的幕府直辖据点和德川家谱代亲藩,貌似不太容易攻打。但是在先前的讨伐长州之役和京都大战之中,幕府的直辖兵力损耗殆尽,根本无力在东海道各处天领布防。而德川家的谱代亲藩,又已经大批倒戈投诚,更不能构成威胁。即便是零星剩下的几个顽固派,也被蜂起的流寇乱民包围,顶多只能龟缩城堡据守,当道阻截那是想都别想。

在这种敌方已经分崩离析的情况下,朝廷的东征军基本上无需进行大规模战斗,就能一路推进到江户城下。而在沿途裹挟加盟了大批地方豪族之后,兵力估计还能进一步膨胀,届时恐怕根本不需要朝廷的统帅怎么调兵遣将,就会有急于洗白的关东诸侯不顾伤亡牺牲,率领家族郎党主动攻打江户城,以此来向朝廷邀功请赏,洗脱罪状了。

因此,这个天皇御制的三路东征战略,粗看起来还算比较有可行性,诸位将领也挑不出什么毛病。

不过,仁孝天皇之所以会如此安排,主要还不是出于军事作战上的需要,而是基于政治上的考量。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