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重生王伦之我的梁山 > 第131章 太傅要见王伦

第131章 太傅要见王伦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苏轼便不用说了,文、诗、词、画、书都是同时代的侥侥者,其开创了豪放词派更是把宋词带到了1个新高度,这种开宗立派的影响,无论用什么溢美之词都不为过。

辛弃疾也是豪放词派的代表大家,和苏轼并称“苏辛”,但苏轼的词风偏于潇洒旷达,辛弃疾的偏慷慨、激昂,或是悲愤,都是王伦的最爱。

至于周邦彦,来自后世的王伦总觉得其名不负其实。

陈郁称他为“2百年来以乐府独步”,清代的常州词派奉其为词之“集大成者”,近代学者王国维也把周邦彦比作“词中老杜”。

凭心而论,周邦彦的词在艺术形式、技巧方面都堪称北宋词的又1个集大成者,为后人提供了许多经验,但在题材和情感内涵方面没有提供更多的新东西。

便是蔡京那边,咱家也派人和其说了。诬陷了廖良事小,放跑了真正的凶手才是大事!蔡京不是不知轻重的人,至于开封府那边,盛章能出任开封府尹,咱家也是出了大力的,他敢反了不成?

咱家只是担心,这姓廖的秀才,果真是个能顶事的?”

苏过便指着他写的3幅字,自信满满地道:“苏某至京之后,也和几位故友有过交流。他们都是文坛上的巨擘,1见这3幅诗词便惊人天人,断言立意和境界不输前代名家作者。当初苏某可是亲眼瞧见,廖秀才片刻之间便做了这3首旷世之作----只此3首,便足以傲视当今文坛了!

而且他的诗词偏豪放1脉,和美成先生的婉约1系大有不同,可谓各放异彩。但以某度之,论立意和境界,美成先生当逊色1分。其实不管怎么说,各有千秋这1评价断不虚的。”

他说的美成先生,王伦在旁边也不见得知道是谁。但如果提到周邦彦,后者肯定会恍然大悟:原来是他!

柳永有《雨霖铃》、《8声甘州》、有《蝶恋花》、《望海潮》,名句层出不穷,如“今宵酒醒何?杨柳岸,晓风残月”,如“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如“系我1生心,负你千行泪”…

苏轼的更多了。文章有前后《赤壁赋》,曾经折腾高中时的王伦死去活来,但不得不承认它的美感。诗有《题西林壁》、《饮湖上初晴后雨》、《惠崇春江晚景》…数不胜数。

词就不谈了,《水调歌头》1出,中秋之词就此绝;《定风波》在文学史上惹起过大风波,被引为佳话;几首《江城子》,首首都是名篇;《念奴娇赤壁怀古》满满是内心深处对历史和人生的沉思和感悟;

自己“作”的诗词能与周邦彦相提并论,别人可能认为是褒奖之词,对王伦来说倒没什么波澜。

周邦彦字美成,号清真居士,是徽宗时代著名的文学家、音乐家,也是婉约词的代表词人。至于文学史上把他归于宋词的第3个里程碑,王伦其实是不怎么同意的。

想想宋词4个里程碑的另3个:柳永、苏轼、辛弃疾,哪1个都是名至实归。

柳永,评价颇高:精通音律,善于吸取民间词的精华,所作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擅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为中国大量制作慢词的第1人。其将敷陈其事的赋法移植于词,同时充分运用俚词俗语,以适俗的意象、淋漓尽致的铺叙、平淡无华的白描等独特的艺术个性,对宋词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柳永还是第1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词人,也是两宋词坛上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被后人尊称为“曲祖”。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