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汉末圣人 > 第191章 无中生有(七)

第191章 无中生有(七)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当然有赏亦有罚,虽然天子不大喜欢曹昂,但曹昂找到了刘旦“谋逆通贼”的证据,又及时将刘旦的叛乱消弭,使之没有发生更大的乱子,这功劳也是抹不去的。

灵帝不傻,事后可以翻旧账,但论功之时,绝对不能缺斤少两,毕竟黄巾之乱遂平,但凉州羌乱已经蔓延整个凉州,他还需要众人给他平乱。

于是灵帝给曹昂赠食邑5百户,以酬其功;汲廉进封亭侯,迁彭城国相;就连牵扯到其中的河间王刘陔和河间相陈延,也不过是申斥,并无其他处罚,陈延还加了1个关内侯的爵位。

曹昂看着增加食邑的诏书,不知该说些什么,杀人放火金腰带,还真是如此啊。

非如此,办事效率不能达到最大化啊。

胡人畏威而不怀德,世人虽沐王化,但其实心里也差不多,否则为何有“宁得罪君子,莫得罪小人”、“君子可以欺之以方”的说法,其根本原因,都是如此吧。

此事过后有半个月左右,朝廷对于此案的回复便送到了。

去除前后送信的时间,朝廷也没用几日便处理完了此案,这对于朝廷来说,堪称难得的效率了。

曹昂不知道的是,这么快的效率,皆源自灵帝的安排。

当然除了损刘旦而肥所有人,曹昂最大的收获,当是体现在筹粮之事上。

刘旦倒了,刘陔支持曹昂筹粮之事,河间国的世家大族,顿时失去了抵抗的依仗。再说众人也不是傻子,虽然刘旦是以“谋逆”的罪名被处置的,但有心人能不明白,这事也不是1天两天了,这次曹昂之所以动刘旦,不就是因为刘旦阻止他筹粮。

不少人感叹曹昂的狠辣,小小年纪,就因为1件小事,就将1个老牌列侯弄得家破人亡,身死国灭,真是让人生畏啊。

曹昂给太平道筹粮,在大部分人眼中,还真算不得什么大事。

河间国内,1众豪强,自知无论名声、实力、地位皆不如刘旦,连刘旦都亡了,他们又有何屏障来对抗曹昂,只能乖乖地交粮保命。

曹昂等人的联名奏疏送到朝廷,即使有人略有疑问,甚至有人认为刘旦的过激行为,是否为曹昂所逼迫,但最后处理之时,谁也没有提出异议。对于1众士大夫来说,曹昂勉强算自己人,而刘旦显然是外人,在没有利益争端的情况,众人当然支持曹昂了。

而宗室之中,有河间王刘陔的背书,也各自不好说什么。

再说刘旦都是死人了,即使有和刘旦关系好的,也没必要在此时得罪曹昂和刘陔了。

而灵帝对涉及到黄巾之事的人,是深恶痛绝,不管是官员、宗戚,皆是严厉惩处。有安平王刘续这个例子在,刘旦虽死,但也逃不脱处置。

刘旦被废为庶民,弓高侯国除,其家眷、内臣,亦是或杀、或流,显赫1时的弓高侯府,算是彻底烟消云散了。

于是曹昂分别派人前往河间国内的十1县,按照他原本划定的5等标准,向各家筹粮。

大家算是交粮保命,于是筹粮之事,很是顺利。短短半个多月,十1县近2百家大户,共筹粮近3十万石,加上刘陔赠的,在弓高侯府和张虎大营缴获的,曹昂在河间获粮约有4十多万石,已完成了筹粮任务的1半。

.pp<.>>@!

这么多粮食,远超曹昂预期,曹昂甚至怀疑,加上渤海郡的筹粮,8十万石的额度,也就够了。

曹昂看着1船船粮食在码头装船,沿着漳水送往广宗、邺城等地,突然有些明白,为什么很多上位者喜欢做独裁者,让底下人又惊又怕了。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