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共和国战疫 > 第068章 门诊检验医疗保障战队严守抗疫

第068章 门诊检验医疗保障战队严守抗疫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面对陌生的病毒和突然扩散的疫情,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检验科主任吴国球紧急动员和部署,制定应急预案;芦慧霞、束国防、张敏等主任分工明确,科室各专业组反应迅速,根据《急诊检验能力建设与规范中国专家共识》,为发热门诊患者提供快速准确的急诊检验指标:血常规、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凝血功能、生化指标(电解质、肝肾功能、凝血功能、心肌酶谱),心肌损伤(或CK-MB)和心衰的标志物(NT-proBNP/BNP)等,为临床及时、准确地完成新冠病毒肺炎疑似病例的筛查和鉴别提供重要的实验诊断依据。

同时,为了应对急诊手术用血,输血科在血液制品极端稀缺的情况下,各方组织,积极协调,保证新冠疫情下急诊手术的开展。

冬春季正是流感高发的季节,为了排除由甲流、乙流、呼吸道合胞等病毒引起的肺炎,在设备科李国昭主任、采购中心张群主任的积极配合下,紧急采购设备和试剂,微生物工作组迅速开展流感病毒组套项目,有效筛查流感病毒引起的呼吸道疾病,为临床医生鉴别新冠肺炎、精准施策提供有力的依据。直面病毒,抗疫尖兵!中大检验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病毒面前筑起一道道守护人民群众的健康防线!

现在国内疫情日趋平稳,但防控不能有丝毫的松懈。对于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作为“抗疫第一线”的门诊部定会严防死守,严格分诊阻击疫情,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这场硬仗。

……

面对新型冠状病毒的肆虐,无数白衣天使义无反顾奋战在抗疫一线。在白衣战士之中,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近距离接触病毒,却常常是无名英雄,他们是行走在刀尖上的防疫尖兵—检验科医生。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是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定点收治医院之一,作为这场战役中的“侦察兵”,中大医院检验人无惧风险,迎难而上战疫情。

生命重于泰山,防控就是责任。中大医院检验党支部听从指挥,积极响应医院党委和党支部的号召,主动请缨奔赴抗疫前线!

与此同时,为了能够及时、高效、精准地检测新冠病毒,医院检验科于2020年1月31日开展新型冠状病毒病原学检测,检验科副主任束国防以及杨传坤两位共产党员,牢记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敢于冲锋陷阵做表率,主动要求加入新型冠状病毒检测一线工作,在抗新冠肺炎斗争的关键时刻挺身而出!

在与新冠肺炎抗争的战“疫”中,作为医院的“抗疫窗口”,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门诊部全体人员坚守岗位,奋战一线,积极做好疫情防控等各项工作,保障患者的生命健康。

自新冠疫情以来医院高度重视防控工作,分管门诊工作的沈杨副院长快速反应,统筹布局特殊时期门诊防控措施,及时调整诊区设置,开辟临时诊室和缓冲候诊区;不断优化诊疗流程,前瞻性地将预检分诊环节前移至医院第一入口处,并在全院范围内整体调配人力资源保证重点部位的人力需求,最大限度的防止人员聚集,避免交叉感染,保障患者安全。

2020年1月23日,大年二十九,意味着久违的长假即将到来。尤其对于每周只有半天休息的门诊人来说,这三天假期太“奢侈”。疫情就是命令,当天下午3点半门诊部接到医院紧急通知,为减少交叉感染,次日起急诊内科搬至内科诊区开诊,门诊负责24小时分诊排班。当门诊部副主任张磊把春节应急值班通知发到微信群后,短短10多分钟,护理组、一站式服务台等主动报名,罗学红主任、朱丽梅护士长抢着承包了大夜班。财务科、药学部、检验科等相关部门配足人力,全力支持春节应急值班。

为筹备门诊有序开诊,春节假期,沈杨副院长和门诊部副主任张磊、周迎宏没有休息过一天,现场调研、规划。制定筛查表、预检分诊流程,重新布局诊室,更改诊区调整后的指引和标识,重新安排岗位排班,将工作做细做实。沈杨副院长每天到门诊各区域现场巡查,关心医务人员防护、诊疗区域感控消毒、患者是否排队等关键问题,并随着疫情发展不断寻求新思路,克服困难,将各项防控工作落到实处。

虽分工不同,但每个人都好比一颗颗螺丝钉,忠于职守,任劳任怨。负责预检分诊的戴天兰,每天戴N95口罩长达8小时,穿着防护服战斗在预检分诊的第一线。恰逢寒冬时节,户外寒风凛冽,但她坚持为患者测体温、陪护发热病人就诊。N95口罩压得脸都不能碰,再苦再难,她都没有喊过一声累,还主动申请周末也不休息;为缩短病人等候时间,一站式服务台人员每天早上7:20到岗,还要兼顾筛查台和一站式服务两边的工作;急诊内科调整至二楼时,在人手紧张的情况下,内科护理组的雷平、范燕临、李月以及陆丽君,尽管身体素质较弱,但也坚持完成中午连班。

时间就是生命,疫情就是命令。为了筑牢防线防止疫情扩散,检验科及时开展病毒检测工作。1月28日开始装机,仅用24小时即装机完成,1月30日在陈明副院长、李玲院长助理的协调下,接受江苏省疾控中心及卫健委专家的核查,并获得新冠核酸检测资质授权,31日开始检测,至今已完成近4000余例检测工作。

针对新冠病毒高传染性的特点,在前期培训中,检测人员完成了手卫生消毒、防护装备穿戴等生物安全培训和实战演练以及新冠病毒核酸提取、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等多项核心技能培训。

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是不可或缺的确诊标准。检测人员严格按照《新型冠状病毒相关实验室检验及生物安全操作指南》《2019新型冠状病毒相关实验室检测的生物安全指南》等一系列的文件要求展开工作,不断优化检测流程,专业规范,保证结果精准可靠。

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检验人员面对气溶胶被感染的危险,无所畏惧。因为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必须在专门的负压PCR实验室操作,所以检验人员需采取三级防护措施,全副武装,穿连体防护服、护目镜、N95口罩、双层乳胶手套。整个准备过程需要1—2小时,工作期间不能进食、不能去卫生间,承受的困难难以想象。

为保证第一时间完成标本的检测,检测人员坚守岗位,加班加点,从早上九点开始检测到晚上十一点,最多一天完成近300例的标本检测工作,若是遇到可疑结果,更是忙到凌晨一两点,对其进行复查,务必保证结果的准确性,为临床诊疗提供及时快速的依据。一个班次下来,检验人员的衣服早已被汗水浸透,脸上也留下了一道道的压痕。

为更好地完成筛查工作,在护理部的协调下日间病房、整形外科病房给予门诊部大力支持。护理组也充分挖掘人力,几乎每人都参与了筛查工作。

门诊护理组上下一盘棋,统筹安排,顺利度过了门诊最困难的防疫阶段。在内科门诊调整至五楼专家门诊后,赵清贫、韩艳、刘军平放弃过年休息,第一时间到岗。由于病人较多,护理外科刘月芳、马东平、赵翠芬、张婷,注射室周伟芳、孙玉丽等闻讯后前来支援。

在门诊恢复后,为了避免人员聚集,保持一米以上安全距离确保病人就诊时的安全,护理组连晚召开护理视频会议,商量措施和对策。除继续加强各级人员防护以外,小喇叭、警戒线、传单统统都派上了用场。“加强培训很重要。我们进行了网上培训和授课,练习防护衣的穿脱流程……”张磊说。

随着疫情防控的进展,医院各科室主任、临床医生、护理部的应急队员,纷纷加入预检分诊行列。医务处、护理部、感染管理科等部门每天到一线指导工作,总务处两天建成分层挂号收费处,宣传部连夜制作通知标识……为抗击疫情每个部门都毫无怨言,为维护门诊正常诊疗秩序而倾尽全力。

同时,机关后勤部门和临床服务中心的党员、干部、志愿者等主动请缨,到门诊区域开展志愿服务,成为疫情防控期间各项临时举措顺利实施的坚实后盾。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