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三国之群雄召唤 > 第246章 九歌人物

第246章 九歌人物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楚人以为人之寿夭必有神灵主宰,因而奉祀大司命。一说大司命是星名。《史记·天官书》云:“北魁戴匡六星,曰文昌宫:一曰上将,二曰次将,三曰贵相,四曰司命,……”古人以为大司命是管人之生死的寿命之神。

少司命,和大司命为相对的二元神,各家观点基本上皆认定其为一名女神。是古代传说中执掌人间子嗣及儿童命运的女神,是美丽、善良、温柔、圣洁、勇敢的典型形象。

云中君是先秦时代华夏神话中的一位神明,和东君是相对的二元神。多数说法认为其为云神(王夫之《楚辞补注》),但也有月神(苏雪林《九歌与神话》)、雷神、云梦泽神的说法,性别部分,也有人认为东君是男性神,因而身为另一位与其搭配的云中君应为一女神,但楚辞中称呼男性神是使用“君“,因此目前无一定论。

湘夫人传说为尧的女儿,舜的妻子,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载:“始皇还,过彭城,斋戒祷祠,欲出周鼎泗水。使千人没水求之,弗得。乃西南渡淮水,之衡山、南郡。浮江,至湘山祠。逢大风,几不得渡。上问博士曰:'湘君何神?'博士对曰:'闻之,尧女,舜之妻,而葬此。'“

简单地说湘君就是古帝舜,他南巡时死于苍梧,葬在九嶷山。舜的妻子是尧帝的二女娥皇、女英,她们追随丈夫到沅、湘,夫死而哭,泪水落在竹子上,使竹竿结满了斑点,“斑竹”之名即由此而来(见《述异记》)。后世的湘妃、湘夫人、湘妃竹诸说,均源于此。

其中《国殇》一篇,是悼念和颂赞为楚国而战死将士;多数篇章,则皆描写神灵间的眷恋,表现出深切的思念或所求未遂的伤感。王逸认为是屈原放逐江南时所作,当时屈原“怀忧苦毒,愁思沸郁“,所以通过制作祭神乐歌,以寄托自己的思想情感。但现代研究者多认为作于放逐之前,仅供祭祀之用。

至于《礼魂》,一说礼魂为是通用于前面十篇祭祀各神之后的送神曲,由于送的不只是神还包括人鬼,所以称礼魂而不称礼神。送神,在古代的祭祀中,是仪式的最后环节,也是最庄重的祭祀礼仪。礼魂,由美丽的女巫领唱,男女青年随歌起舞,还要传花伴歌伴舞。屈原记录了这个庄重的祭祀仪式。另一说礼魂为对英雄祖先的祭祀,不属于九歌之列。

所以去掉这两篇,正好就九篇对应九个神祗。

东皇太一是中国古代的最早出现在文献记载中的天帝,出自屈原《九歌》中的“东皇太一“篇。

东皇太一是《九歌》中所描写的天帝,是中国北宋之前祭祀的最高神,主宰宇宙星辰。

除此之外的三篇却也有值得琢磨之处。

《东君》是先秦时期屈原所作,全名《九歌·东君》。相传该诗是为祭祀日神。

一个很大的错误认知就是把东皇太一认作太阳神,实际上屈原歌颂的东皇太一乃是至高神、天帝,而不是太阳神,甚至同在《九歌》之中还有歌颂太阳神的《东君》,可见东皇太一的神职绝对不包括太阳神。

至于河伯,那就更有趣了,按照系统的说法,把他整出来的话,甚至可以考虑开放上古历史资料片了,人家实实在在的在某些比较值得参考的‘历史’上出现了。

也是惊悚,历史上出现叫河伯的人物,然后被当成黄河水神供奉无数年……

楚地信仰的太一神的形象可能尚未形成,由于道家认为太一无形,楚人难以赋予其形象。

东皇太一实际上是中国人最开始信仰的天帝、最高神。不过,帝王为了只有自己受天帝保佑,不准民间祭祀天帝太一神,只有自己才能祭祀,这也导致了东皇太一神在民间的没落。

关于东皇太一的争执,主要在于起源方面,东皇太一到底是什么神?史料、文献中找不到详细的解释,目前是众说纷纭。有的说是“星”;有的说是“太乙”;有的说是“战神”;有的说是“伏羲”;有的说是“春神”,没有公认的解答。

当然,小说家言的妖族首领不过是无稽之谈,却成为了很多主流意识的认知,却是不去多说。

王夫之《楚辞通释》:大司命通司人之生死,而少司命则司人子嗣之有无,皆楚俗为之名而祀之。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