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水浒凌云志 > 第四百章 定鼎关中

第四百章 定鼎关中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等花月儿顺利产子之后,萍儿便立即传书告之了王伦,王伦自是高兴无比,便为自己的第五个孩子取

名王昊,意为耀日当空,天下皆明之意。

柴进与耶律梁材商议之后,便决定今年年内先将梁王府总部迁走,而其它职能部门和相关单位,则等到明年开春之时再陆续西迁。

耶律梁材又按王伦的旨意,划山东一地为齐郡,升济州知府时文彬为齐郡太守,在梁王府迁走之后,负责山东一郡的治理,时文彬也算官运亨通,成为梁王府治下第一个郡级太守,也算一代封疆大吏。

柴进与耶律梁材又让孔璠、蒋敬二人先不随队西迁,而是暂时留在山东,组织其它职能部门和相关单位后续跟进,同时处理王府西迁的善后之事,重点是加倍偿还当年山东百姓资助梁王府

的那些捐款。

等一切全部安排妥当之后,柴进与耶律梁材又请示了萍儿同意,便组织梁王府总部立即动身西进,姚秀清、萍儿等一众王府女眷,以及奉阳行宫中的“贵人”们,自然都是跟着一同出发。

鲁智深难得老脸一红,嘿嘿笑道:“关中这几年的形势大好,物产颇丰,确实赚了不少,兵团兄弟们的腰包也都鼓了,但咱每年向王府上交的赋税可也是一点没少,较以往还翻了好几倍呢,并且修建长安城和治理环境的钱,用的都是赋税盈余,都有账目可查,可没有一点儿挥霍浪费。”

王伦对关中的事情还是了解得十分清楚的,这几年关中的建设发展速度非常快,形势一片大好,田虎和鲁智深等人也都赚得钵满盆满,富甲一方,而且也不光只是关中一地,其它梁王府辖地的情况也大多如此。

但王伦可不在乎这些,只要各地的赋税都能够足额上缴,各地方的官员百姓还有军团将士都能分到一杯羹吃,生活富足没有怨言,在这特殊的战争时期,就不能对下面做事的人太过苛刻,所以王伦对这些事向来也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做过严要求。

“好了,好了。”王伦怕再说下去会令鲁智深等人尴尬,便道:“这些年关中地区的发展,大家也是有目共睹的,智深大师及田虎师兄为此都是付出良多,功不可没。

其它地区也是一样,只要能让地方百姓丰衣足食,太平度日,不受欺辱,便是有功于天下黎民,我王

梁王府西迁这等大事自然是兴师动众,天下皆知,梁王府数万人马一路西行,各地官员当然是要高接远送,供应食宿,沿途州县百姓更都是扶老携幼夹道观礼,跪拜送迎。

而山东父老不舍梁王府西迁,竟是有上百万人自发跟着王府西迁的队伍一路相送,直至送出山东地面,才在萍儿等人伏地拜谢之下,洒泪而回。

也由此梁王府西迁的队伍一路行走极慢,从山东济州到河南开封,竟是走了将近两个月的时间,好在也不急于赶路,这一路便只当是游山玩水,公费旅游了,直到年底,才到了开封与王伦会合。

等王府西迁的队伍终于到了,王伦便与岳飞等人亲自出迎,而自从王伦率军攻伐伪齐,到如今已是数月过去,此时才终得与家中老小相见,自时格外亲热。

而最让王伦高兴的,就是见到了他在这一世的第五个儿子,其实早在王伦出征伪齐的时候,花月儿就已经即将临盆,只是当时军务紧急,王伦出兵在即,便没有赶上孩子出生。

伦也自然心中有数,到什么时候也不会忘记诸位的功劳。”

王伦站起身来看向众人,便又问道:“长安的情况大家也都已经有所了解,依我之见,王府迁至长安之事便可就此定了下来,诸位可还有什么意见?”

王伦既已发话,旁人又怎会再有异议,自是全票通过,梁王府迁至长安之事就此定下。

随后王伦便传书给留守山东的柴进、耶律梁材、孔璠、蒋敬等人,让他们立即准备迁府之事,并在年底之前动身,全员西来入驻长安。

而柴进等人接到王伦的传书,便立即开始筹备迁府事宜,但梁王府上上下下本身就有数万人,外加其它各个职能部门,关系单位林林总总不下数十万人,根本不是短时间内能够全部迁得走的。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