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极品吴掌柜 > 第593章 草市计划

第593章 草市计划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吴永麟对于苏康生的答复甚为满意,他几乎都说到了点子上:“到底是饱读诗书的大儒,见识果然卓群,我如果说非得在这里建新的草市,迁坟的事你能不能帮我解决?”

苏康生皱了皱眉,脸露难色的说道:“迁坟颇费一般口舌而已,只是那些匪人?”

“这里的草市就是用来赚他们的钱的,我们修路,修房子,给他们一个合法的交易场地,他们不至于像以前一样偷偷摸摸的,这互惠互利的事情,傻子才不干,只不过草市得有草市的规则,谁坏了规矩,自有惩罚的措施,这叫一地两制。在这些人获得成都府的户籍之前,这事我们心里有数就成,表里面里的文章就要靠你来写了。”

当听说吴永麟准备将这些人招安的时候,苏康生震惊不已,只不过这不失为打通陆路商业线的一个良好契机,他对吴永麟的这一番筹谋暗自钦佩不已,只不过另外一个问题从他的脑海中冒了出来,他有些不安的问道:“这会不会寒了那些被匪人祸害过的老百姓的心?”

“我们是劝人向善,而不是导人向恶,总得给别人改过自新的一个机会,那一路才会平靖。至于那些遭过难的,这次新草市圈进去的地给他们相应的优惠,至于派往那里巡视的人手,你先去找提刑司的人谈谈,先探探他们的口风,后面我们再想一想应对的办法。”

苏康生刚还没说完,吴永麟却主动为他开罪:“不知者无罪,何况这是你今年的第一天来衙署画卯,先看看衙署的新条例,下不为例。”

吴永麟随手朝惶惑不已的苏康生丢过来一本崭新的小册子,苏康生坐下去是越看越心惊,知府老爷真的准备洗心革面了?还是只是心血来潮而已,回味着衙署满院中与以前孑然不同的氛围,苏康生觉得知府老爷似乎这次并不是闹着玩的。

苏康生原本只有三十多岁,此刻捯饬了一番,原本的颓唐一扫而空,人逢喜事精神爽,换上新衣带上新头巾新鞋的他越发有了一股精气神,对于吴永麟开的薪俸,他也颇为满意,以他狷介疏狂的个性,自然想大展拳脚一番,不想给人留下任何是非的话柄,只是小册子刚刚看了一半,吴永麟便招手让他过去。苏康生这才发现吴永麟正翻看着罗城的一幅地图,上面用毛笔在罗城东面圈出了一块空地,苏康生不知道吴檗是什么用意,立在旁边一直冥思苦想着对策,并不敢贸然插嘴。

“康生,现在我遇到了一件棘手的事情,你帮我出出主意。”

“大人但说无妨。”

“我想在上面画圈的地方建一处草市,不知道康生你有何建议?”吴永麟正好借此机会考考苏康生的能力。

(草市原来是乡村定期集市﹐各地又有俗称,两广、福建等地称墟,川黔等地称场,江西等地称扵,北方称集。起源很早,东晋时建康(南京)城外就有草市,大都位于水陆交通要道或津渡及驿站所在地。其命名用意,或说因市场房舍用草盖成,或说因初系买卖草料市集。经过长时期的发展﹐到唐代﹐其中一部分发展成为居民点﹐个别的上升为县﹑镇﹔而紧临州县城郭的草市﹐则发展成为新的商业市区。这类市区﹐居民稠密﹐商铺店肆林立﹐交易繁盛﹐与城郭以内的原有市区﹐并无区别。有的地方﹐甚至远远超过了城郭内的旧市区。到宋朝,逐渐发展成商业中心,如南宋年间鄂州的南草市﹐“沿江数万家﹐廛肆甚盛﹐列肆如栉”﹐“虽钱塘﹑建康不能过”﹐“盖川广荆襄淮浙贸迁之会﹐货物之至者无不售”。这类草市﹐已经突破了原来乡村集市的涵义﹐成为州县城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这类草市﹐宋政府并不把它作为乡村的一部分﹐而是作为城市的一部分加以管理。宋神宗熙宁年间﹐全国各地乡村都编排保甲﹐按时教阅﹐而对“诸城外草市及镇市”虽也编排保甲﹐但不把它们“附入乡村都保”﹐亦不按时教阅﹐而是与城市坊郭户一样﹐受厢的管辖﹐而在没有厢制的州县﹐则直接受县的管辖﹐同乡村完全脱节。城郭草市的发展表明﹕宋代城市的商业贸易﹐不但打破了唐代坊市制度的限制﹐而且也打破了城郭的限制﹐进一步发展到城郭以外的地区。)

“大人,此地恐怕不是新草市的最佳地点。”

“说说你的理由。”

“此处往东依次为汉州、绵州,成都府水路、陆路纵横贯通,按说应该是新草市的最佳地点,只是大人有所不知。”苏康生说到这儿,感觉自己有卖弄的嫌疑,吴檗当了这么多年的成都知府,‘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发觉吴永麟脸上没有展现出不恙,苏康生接着捡紧要的说道:“成都东面历来是兵戎相见的战场,这数百年来那片土地埋下的枯骨早已数不胜数,成都府的老百姓早已把那片当成了一片坟地,现在只要有死人,都会抬到那里下葬,要在那里建草市,就得让他们迁坟。还有一个最大的麻烦,我私底下听说,那里一到晚上就鬼火闪耀,闹哄哄的,好像鬼在聚会似的。我虽没有亲见,但不敢苟同,这些年匪患不绝,尤其以成都府到汉州、绵州这条先上最盛,我如果猜的没错,那些匪人多半在那里开了一处鬼市,白天不敢出来露面,晚上倒是借鬼来偷偷交易抢到的东西。”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