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网游竞技 >大穿越时代 > 第813章 、关于世界大战的总结报告(上)

第813章 、关于世界大战的总结报告(上)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关于更加详细的具体损失状况,之后还有一份专门的苏联国内战争损失报告,在此就略过不提了。

综上所述,相较于战前的时候,整个欧洲损失了大约三亿人口,其中仅死亡数字就高达两亿以上。

二、西亚和北非

在第二、第三次世界大战之中,西亚和北非同样也是一个重要的战场。虽然很多报刊和杂志津津乐道于“沙漠之狐”隆美尔在北非沙漠之中的各种奇谋妙计,以及意大利法西斯军队在非洲战场上闹出的一系列笑话。但实事求是地说,对西亚和北非的严重破坏,基本上是从第三次世界大战开始的。

到一九四九年的秋天,在战前曾经拥有六千六百万人口的德国,共计有两千两百万人死于战争和饥荒,一千万人为谋生而迁徙到了中亚和西伯利亚。但是相对于德国那两个老对手法国和英国的现状,德国人在这十年毁灭性浩劫之中的处境,相对来说还不算是特别惨的,大约只能说是相当于全球平均水平。

作为日耳曼人统治的另一个国家,奥地利在二战之中同样遭受了巨大的破坏,到了三战时期又挨了核爆,之后的全球异常低温气候,或者说“无夏之年”,同样给希特勒的故乡带来了可怕的灾难。

当世界大战和灾荒终于结束的时候,战前拥有七百万人口的奥地利,现有人口已经减少到了四百万,工农业和交通运输陷入崩溃,社会面貌跟德国相差无几。而捷克斯洛伐克和匈牙利的灾情比奥地利稍弱,食品配给制度一直能够维持,战后恢复的状况也更好一些,目前已经展开了各项重建工作。

从德国再往东,东欧和东南欧各国虽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战场,但在第三次世界大战之中却没有遭到太多破坏。尽管同样遭受了全球异常低温气候的侵袭,但也能够得到苏联政府的就近接济。经过五年的恢复和建设,战争的痕迹已经被逐渐抹去,国民经济各项指标基本都接近了战前水平。

总的来说,东欧和东南欧各国的人口损失都在百分之二十以下,保加利亚甚至只死了不到五十万人,远远低于全球平均水平。即使是遭受战争破坏最为严重的波兰,如果不考虑战后变更国界线,导致西白俄罗斯和西乌克兰人民重新变成苏联公民的话,也只有百分之十八的波兰人在战争和灾荒之中死亡。

但无论如何,在战争时期的爱尔兰,至少有一个政府能够调配资源、避免浪费、组织生产自救运动,并且能够从社会主义阵营国家进口一些食品和争取少量援助。相比于同一时期完全陷入孤立锁国和无政府状态的英国,爱尔兰的情况还是要好得多。到一九四九年的时候,爱尔兰已经初步恢复了农业和畜牧业的生产,并且重建了覆盖所有国民的食品配给制度,基本可以保证国民不再大规模地被饿死。

按照克里姆林宫的战后规划,中央将大不列颠岛的威尔士地区划归爱尔兰负责占领和管理。但由于爱尔兰当局的财政极度窘迫,国内百废待兴,这一占领计划目前依旧停留于纸面,爱尔兰军队仅仅在马恩岛和威尔士西南部的米尔福德港分别象征性地驻扎了一个营,然后大肆宣传,以此来稍稍提振民心和士气。

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这三个低地国家,在战争之中同样损失惨重,著名的荷兰拦海大堤被炸开,水都阿姆斯特丹等大城市遭遇核爆。六百万人死于战乱、核爆和饥荒,四百万人被迫迁移到西伯利亚。虽然如今已经进入了战后重建阶段,但光是在荷兰就有至少四万公顷的耕地、牧场被海水浸没和盐碱化,此外还有一部分土地遭受核污染,农田水利设施遭到毁灭性的破坏。因此战后的农牧业恢复生产工作也是阻力重重,即使在疏散和迁徙了如此之多的人口之后,低地国家迄今的食品自给率依然只有百分之三十左右。

作为跟英国并驾齐驱的老牌资本主义殖民强国,法兰西共和国在经历了十年战争和革命,以及两年多的灾荒之后,国内总人口从战前的四千一百万跌落到了大约两千一百万,一百多万人逃亡南非和美洲,三百多万人迁徙到了西伯利亚。包括首都巴黎,重要海港波尔多、马赛和土伦在内的一系列大城市被夷为平地。全国工农业生产陷入崩溃,铁路、航运、通讯几乎完全停摆。地方上普遍匪徒四起、流民遍地、治安崩坏。社会主义法国的临时政府目前滞留于意法边境的尼斯城,仅能勉强对全国大约百分之三十的领土进行有效统治,其余地区豪强林立、军阀混战,俨然一副中世纪领主割据的模样,战后重建工作迄今举步维艰。

西班牙和葡萄牙没有参加二战,三战的硝烟烽火也仅仅在伊比利亚半岛上弥漫了很短一段时间。但问题是,西班牙在二战爆发之前,就已经经历了一场极端残酷的内战,被形容为“半个西班牙已经死了,杀死它的是另外半个西班牙”。之后在三战之中,西班牙又遭遇了马德里核爆等惨剧,所以人口损失的比例依然相当巨大。按照统计,如果从西班牙内战算起,截止到三战结束,西班牙境内大约有一千三百万人死于战乱和饥荒,一百多万人流亡海外。葡萄牙经历的战争时期比西班牙更加短暂,但由于里斯本核爆和全球异常低温气候接踵而至,酝酿之中的新政权尚未建立便已流产瓦解,使得这个国家有整整两年时间处于无政府的混乱状态。在此期间,大约有两百万葡萄牙人出逃海外或死于战乱。目前,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全国性新政府,已经分别在格拉纳达和波尔图成立,国内秩序也初步得到稳定,但战后重建的道路依然十分漫长。

但让人感到困扰的是,尽管纳粹德国已经覆灭,但因其而掀起的排斥犹太人风潮,在欧洲,尤其是东欧各国依然没有完全消退,其中以波兰的状况最为严重。许多刚刚被释放出纳粹集中营的波兰犹太人,又遭到了波兰人的私刑拷打甚至杀害。由于********实在难以调和,其中一部分波兰犹太人选择前往巴勒斯坦,到筹集之中的以色列国定居。另一些犹太人虽然也觉得在欧洲大陆实在待不下去,但又自认为难以适应中东沙漠的严酷气候,希望能够继续在欧洲生活,于是就有了在大不列颠岛上建立犹太人自由市的提议。

对于犹太人的上述提议,波兰人表示非常支持,巴不得他们快走,但希望自己也能在大不列颠岛上圈一块地。而犹太复国主义组织在闻讯之后则强烈要求,千万不要让犹太人在大不列颠岛上继续跟波兰人做邻居。

北欧的丹麦、瑞典、挪威三国,同样并非世界大战的主战场,死亡人数看似不算很多。但由于气候酷寒,地广人稀的缘故,即使仅仅只是在首都挨了一枚原子弹,对这些国家来说也已经是难以承受的毁灭性打击。再接下来的全球异常低温气候,更是把这些高纬度国家一下子推进了严寒的地狱。挪威和瑞典北部由于被冰岛火山灰遮蔽了天空,曾经整整六个月不曾见到一丝阳光。等到火山灰稍微消退,接下来又已经进入极夜了……根据目前的粗略统计,丹麦在世界大战和全球异常低温气候之中,损失了大约一百五十万人口,瑞典损失了两百万人,挪威则损失了一百八十万人。已经被苏联重新收复的芬兰,在战争和灾荒之中则损失了一百二十万人。冰岛则是彻底成了无人区,按照目前的情况来看,不可能有人类在这样的地方活下来。

除了人口和经济上的巨大损失之外,北欧各国的生态环境也在这两个“无夏之年”当中遭到了严重破坏,相当多的动植物都在异常的严寒之中被冻死,预计需要相当漫长的时光,才能逐渐恢复过来。

最后,在这场伟大的战争之中,为了苏维埃人民的独立,自由,复兴和尊严,为了全人类的革新和解放,为了敲响资本主义世界的最后丧钟,我们伟大的苏维埃祖国,也先后贡献出了大约一千五百万名英雄儿女的生命,并且付出了包括第二大城市列宁格勒在内的,四座本土城市被美国原子弹摧毁的惨痛代价。

在欧洲各个传统强国之中,意大利在这十年战乱之中的损失算是最轻微的。但也有六百万意大利人在此期间战死或死于严寒和饥荒,一百多人逃亡海外,另外一百多人迁徙到西伯利亚生活。意大利国内的公路铁路交通一直到一九四九年秋天,也就是世界大战结束的前夕才初步修复。而该国的工业生产依然处于大规模的破产倒闭状态,农业倒是基本恢复了正常,到一九四九年秋天之时,已经有能力向国外出口少量食品。

曾经的永久性中立国瑞士,虽然在二战时期得以保持超然的中立地位,并且通过在交战双方之间做生意而牟取了暴利。然而在接下来的三战初期,因为其不自量力地企图与整个社会主义阵营为敌,最终招致了毁灭性的核打击,首都伯尔尼和苏黎世被核爆摧毁,逃到日内瓦的瑞士政府被迫无条件投降。但不甘心失败的瑞士顽固派,又继续打着民族主义的气候,妄图以游击战争的方式驱逐红军,并且确实促使了苏联红军的主动撤出:因为随着战线的推进,这片土地已经不再具备战略价值,而其它的战场更需要追加投放兵力。

但是,瑞士顽固派还没来得及庆祝他们的所谓胜利,随之而来的冰岛火山大喷发和全球异常低温气候,就对这个素有“欧洲屋脊”之称的高原国度施加了致命一击。在连续两个“无夏之年”的农牧业绝收和持续三年的大雪灾之中,某些瑞士村镇在大雪里埋了整整三年都没有融化,居民无处逃生,只能在自家的屋子里饿死冻死。而其它瑞士人也必须面对着没有燃料,没有食物的绝望处境——瑞士的周边邻国也同样处于毁灭性的灾荒之中,无法向瑞士提供富余的燃料和农产品。更何况,瑞士的铁路和公路系统早已彻底崩溃,即使能够从国外花大价钱买到物资,也很难运进瑞士境内。最后,在苏联红军不堪承受游击战的骚扰,主动撤出瑞士国境之后,整个欧洲社会主义阵营都对瑞士进行了贸易封锁。虽然依旧无法彻底杜绝某些非法商贩的小规模走私,但在这个全欧洲都陷入饥馑的时代,瑞士人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搞到足够养活几百万人的粮食。

就这样,日内瓦的伪瑞士政府最终在叛乱和骚动之中被颠覆,全世界红十字会总部的所在地,在这个残酷的时代连自己都救不了。当三战结束的时候,瑞士已经损失了大约百分之八十五的人口,全境陷入无政府状态,在欧洲各国之中,下场之凄惨仅次于英国。对于接下来是否还承认瑞士的国家地位,亦或是跟大不列颠岛一样,将其作为全欧洲乃至于全世界公用的罪犯流放地,目前社会主义阵营各国还在商讨和协调之中。

作为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中欧的德国承受了战败的可怕反噬。当柏林陷落,纳粹政权覆灭之际,整个德国已经损失了全国十分之一的人口,铁路、公路、工厂、港口全数被破坏殆尽。之后,虽然德国的社会主义新政府并没有真正地出兵参加过第三次世界大战,但美国战略空军的核爆和轰炸却依然没有放过这个早已满目疮痍的国度。接下来的全球低温异常气候,又给了尚未恢复元气的德国农业以致命一击。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