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网游竞技 >大穿越时代 > 前言、那些前赴后继的穿越者们

前言、那些前赴后继的穿越者们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崇祯四年(6-l年),这一年,似乎已经捞饱了战利品的后金军,总算没有再次突破长城南下,虽然河北、山西依旧一片残破,中原流寇蜂起,朝堂上也是党争不休,但明朝还是开始策划从辽东进行反击。

当年春天,临高元老院为了把势力拓展到日本,由黄石打着福宁军的旗号,渡海出征琉球,顺利帮助琉球尚氏王室驱逐了强占琉球的萨摩武士。接着,黄石利用在长州藩毛利家的老关系,联合毛利家的武士,组成一支庞大的联军,成功发动鹿儿岛之战,打得萨摩藩岛津家及其盟友无奈求和,向联军投降臣服。

毛利家的长州藩,则趁机依靠他们的近代化新军,开始了大幅度的扩张——之前的那场征讨长州的战争之中(《窃明》剧情),德川幕府已经被揍得大败而归。如今西国最强的竞争对手萨摩藩被重创,长州藩则有了临高元老院的强力外援,纵观整个日本列岛之内,似乎已经没有什么势力能够阻挠毛利家的崛起了。

根据穿越者的恶趣味,在降服了萨摩藩之后从中穿针引线,一个“萨长倒幕联盟”开始进入酝酿阶段。

崇祯三年(63年),广东官府发兵渡海讨伐琼州“髡贼(短发贼)”,惨败,海南岛全境易主。紧接着,大批髡贼军反扑入广州,横扫珠江三角洲,获得一些通商之类的实际利益后退兵,割据香港为基地。旋即乘胜继续奇袭厦门、泉州,联合张伟、施琅的台湾军,大破盘踞闽南的郑家兵马,斩杀郑芝龙全家。

接下来,黄石率领福宁军佯装南下救援,实则绞杀郑军残部,企图独霸福建,故而与福建巡抚熊文灿发生激烈冲突。但依靠绝对的武力优势和郑家已覆灭的现实,黄石最终跟熊文灿达成妥协,联手糊弄朝廷——黄石因“战功”晋升福建总兵,熊文灿搬家改任两广总督兼广东巡抚,收拾髡贼入侵之后的烂摊子。

前来接替熊文灿的新任福建巡抚邹维琏,在各方面的压力之下,无奈承认了黄石割据坐大的现实。

至此,黄石彻底撕下了忠君爱国的画皮,完成了藩镇军阀的蜕变之路。福宁军也基本加入元老院体制,成为披着大明官皮的侵略先锋。但尽管如此,黄石自觉跟临高方面依然隐约有一种格格不入的疏远感。

另一边,在初步平定福建,剿灭台湾海峡一带各个竞争者之后,元老院的势力大举进入台湾,并且立即动用武力威慑荷兰人,迫使其不得盘剥台湾汉民,但出于维护贸易往来的考虑,暂时保留了荷兰人的据点。张伟在台湾的独立势力被收编,本人享受资深元老待遇,迁往澎湖任职,处境不好不坏。在台湾,凭着张伟留下的基础和人口,元老院建立了殖民基地高雄市。“髡贼”在南中国的势力得到了大幅度的扩张。

夏天,黄石硬着头皮与郑芝龙展开战斗,数千福宁军轻易横扫闽南各县,郑军在陆地上毫无招架之力。但苦于缺乏水师,也没有海战人才,对于据守厦门、金门和澎湖各岛的郑芝龙,黄石只能望洋兴叹。无奈之下,黄石与张伟秘密会面,道出了自己背后还有穿越集团后援之事,试图与张伟缔结军事同盟。但黄石的海上力量一时难以成形——尽管他已经在努力造船了,台湾土豪张伟拥有的战船也不多,而且对黄石的节操很有疑虑,福建战局依然僵持,黄石虽然在陆地上战无不胜,但终究无法剿灭郑芝龙为首的海上集团。接着,八月二十二日,天启皇帝朱由校驾崩。十一月初六日,魏忠贤在阜城上吊自尽。黄石的政治靠山垮台,东林党迅速占据朝堂,开始清算阉党余孽。虽有孙承宗等人力保,但黄石还是不幸沦为打击对象之列。陈新依靠大骂阉党起家,名声鹊起,得文登营之基业,同时开始打探黄石这个历史上不存在的名将的底细。

崇祯元年(62年)上半年,以“师劳无功”、“依附阉党”等罪名,黄石被降为福建北路副总兵,随即又贬为参将,甚至差一点被处决,亏得有孙承宗和一于士林拥趸说好话,这才没有落到更糟糕的处境。

可之前向山东商人借贷的大笔军费(平蛮大借款)难以偿还,福建官府拒绝垫付,痛打落水狗的地方官甚至克扣此前福建沿海战事消耗的军费,也不发放闽南作战胜利的犒赏,又弹劾福宁军在闽南劫掠士绅(官府不给粮不发军饷,军队不吃大户根本没法活),福宁军一时间内外交困,黄石的财政陷入空前绝境。

接下来,熊文灿就任福建巡抚,企图招安郑芝龙的海商/海盗集团。为了讨好郑芝龙,也是为了献媚于当权的东林党,熊文灿开始对黄石这个“阉党余孽”发动进一步的打压,不仅自毁福建海防,还罗织罪状要杀黄石的手下大将赵慢熊、贺定远等人,黄石只得安排他们逃亡到台湾张伟的地盘上暂时避一避风头。

艰难的等待之中,九月一日,临高众的“圣船”丰城轮终于抵达这个世界,同时发现黄石失踪。却不知在临高县城里早有黄石的探子。年末,得知消息的黄石,从福建派遣密使来临高送信诉苦,不久台湾张伟的使者也来到临高。但在这个时间点上,三方的力量暂时都极为有限,且彼此信任也成问题,未能很快扭转局面,不过总算是延迟了郑芝龙被招抚的时间。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张伟在临高得了个元老头衔,而劳苦功高,坐拥雄兵的黄石同志,则跻身为临高的“执行委员”之一(长期外派,基本纯属一个头衔)。

同年春天,由于历史被改变,后金军再次从宣大破长城入山西,当地新来的穿越者王斗(《明末边军一小兵》提前开场)在战斗中崭露头角。北京又一次遭到围攻,大明朝廷一片混乱,根本无心关注南方乱局。

同一年,海参崴的穿越集团出现,成立远东公司(《远东62》剧情开始,为平衡各方实力而推迟两年)。通过袭击朝鲜和日本,这支装备精良,拥有飞机和登陆舰的穿越者得知了此时年份,但尚未注意到其它穿越者的存在。之后又试探性地远航辽东,收容了一批辽民,听说了黄石的事迹,才发现情况不对。

与此同时,李维同志与其妻赵娜和儿子李中人搭乘回家的现代五桅智能控帆大帆船“中远星号”,没能抵达大连,反而在一片迷雾之中穿越到了澳洲西部,然后遇到一艘很奇葩的波兰探险船(《迷航一六四二》的剧情提前,波兰鸟毛骑兵怎么也来玩大航海了?这不科学),通过这些波兰人得知自己来到了十七世纪。船上众人在接受现实之后,只得硬着头皮跟波兰佬和袋鼠们一起生活,登陆澳洲西北部修建了一个聚居地。

不久之后,澳洲集团又遇上了南美洲“东岸国”时已经从公司改为正式立国)的环球探险船队,并且从他们口中得知北美穿越集团的情报,发现这世上的穿越者并不是只有自己这些人。听“东岸国”的人说北美集团在后世纽约地方建设有无线电设施,澳洲方面便努力建造和布置了一个大型的无线电天线,企图与之沟通。到了这一年的年底时候,澳洲集团鼓捣出来的无线电,还是没有联系上北美方面(南美的“东岸国”没有搞无线电),却居然联系上了临高穿越众——毕竟距离近得多,双方集团一起爆发了巨大的震动。

于是,五个最庞大的穿越集团在全球互相对峙的格局,至此基本成形,而单个的小股零星穿越者还在不断冒出来,其中又以陈新和刘民有两人的文登营最为成功和强大,从而把这个世界带进了大混乱状态。

崇祯二年(62年),皇太极挥师破关,席卷京畿,由于之前被黄石的先进战法磨砺了几年,以及袁崇焕的大肆通敌卖国(《窃明》剧情设定),八旗军的战斗力远比历史上更强,在内应袁崇焕的全力配合之下,皇太极一度几乎攻破北京。虽然后金军最终未能破城,但明朝的损失也远比历史上更重,整个河北完全糜烂,大批军队哗变溃散或被歼灭。不过陈新的文登营倒是在最后的反击战之中表现出彩,得到崇祯皇帝的嘉奖与赞誉。但是由于这个世界的历史早已被黄石搅乱,陈新的表现暂时并未引起南方穿越者的注意。

同年春,尽管有穿越者们一再捣乱和拖后腿,但郑芝龙的海盗/海商集团终于还是被熊文灿招抚,郑芝龙成为“海防游击”,穿着官服荣归闽南故里,实际控制福建南部,并且对福建省北部的黄石虎视眈眈。

另一边,黄石依靠临高方面资助的现代工业品,勉强还清了“平蛮大借款”,却被熊文灿趁机弹劾“勾结海盗”,企图下狱治罪。亏得崇祯皇帝在逮捕袁崇焕之后,也甚为后悔当初纵容袁崇焕违反法度,擅自斩杀毛文龙之事,才把福建当局对黄石的弹劾暂时压下。而熊文灿也没有袁崇焕那样破坏体制,擅自斩杀大将的勇气,这才让黄石暂且逃过一劫。但另一方面,死要面子的崇祯皇帝同样没有再次启用黄石的打算。

从此之后,福建官府处处优待郑芝龙等一于投诚海盗,不断侮辱和苛待黄石的部下,全靠台湾张伟和临高方面的暗中输血,才维持住福宁军不至于崩溃——于是,恼火的黄石对明朝再无半分留恋,开始将麾下部分将士派往临高,襄助元老院的征服大业。而饱受欺负的福宁军上下,对于忘恩负义,认贼作父(过于厚待和笼络郑芝龙,拿这些海盗来对付黄石)的福建当局也是义愤填膺,对大明的忠诚基本消磨殆尽。

有了黄石这个明朝体制内的特大号带路党,临高穿越众的扩张势头顿时如虎添翼,各方面的市场被相继打开。各路海盗被相继剿灭,同时,黄石和张伟的私人势力,也被逐步融入临高元老院的体制。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