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耽美 >唯有牡丹真国色 > 第15章 定风波

第15章 定风波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丹薄媚想了想,恍惚记得在书中见过这件事,只是不知要考什么。

大儒将他们的神情尽收眼底,也无波动,还是语气平静道:“朝中有官员揣测张道人必有反心,但上奏灵帝,灵帝却置之不理。后不出半年,张道人果然揭竿而起,九州大乱,数日就已攻占幽、并二州,大军多达四十余万人。倘若你是灵帝谋臣,此时你如何建议平定乱局?”

虽已是大一统时代的变故,王朝与人物俱已作古。但以史鉴今,如此暧昧地直接谈论政务,顿时也令满堂年轻学子兴奋哗然。

学子依次纷纷各抒己见。

那分明是根基全毁,不可练功的征兆。可是她什么也没有做,为何突然会这样?她并未练功时走火入魔,微尘宫主看过这套功法,也说并无异样。

她一路心烦意乱,思绪犹如灼热的烈火,无时无刻都在使烧焦的内心更加痛苦。她最怕的不是从头来过,而是……以她现在的身体状况,恐怕根本没有重来的机会。

如果不能替丹氏与母亲报仇,那么她的人生将一片黑暗,毫无用处。

她太害怕自己成为一个无用之人,那是她不能接受的,是她极其痛恨的。

没人愿意终其一生只是任人宰割的鱼肉。

太学宫虽属国子监,并由周唐出资修建学宫院落,意在为朝廷选拔人才。但因其授业先生多为世外高士与并无官职在身的诸子大家,学宫又地处与京城相邻的余姚,并不在京城之内。故时日一长,诸国学子也不忌讳,或真身或乔装地跟随收学先生来了。

后梁太学宫也有相同性质,并为使更多学子得以博采众长,汲取不同学识完善自身认知,特意与周唐太学宫岔开收学年日。去岁后梁天惠十四年春已收学子,并于秋闱应试结束。今岁到了周唐开学,亦为期半年。

丹薄媚经过十余日徒步跋涉,来到了余姚龙泉山下。

传闻此地有神迹降临:每当春夏烟雨晦暝,见神灯一二盏,忽然化为几千万盏,燃山熠谷,数时方灭。然灯灭之后,山中杂花古木却又并未烧毁。

周唐太学宫府址正在山上。

所以,眼下暂时避开杀手追踪,绝不能继续在太学宫磨蹭,她必须尽快赶回青上仙宫,查清原委,挽回损失。

丹薄媚随意选了壁角的位子,左右都并不相识。

前方大儒屈膝跪坐于席上,抬手示意噤声。众学子立刻端正仪容,不再多语。方才微喧的考堂,转眼一片肃静寂然。

大儒喜愠不形于色,将双手交叠在袖中,置于蔽膝上,开口道:“前灵帝十六年,有道人张氏自立一派,号称天下之病,无不可治者。归其教,信其神,修其法,则凡人也可活五百余岁。一时九州震动,短短三年,信徒就发展成数十万之众。凡张道人经过之地,必有无数信徒变卖家产,诚心追随他去,并尊称他为‘太平神’。”

众学子闻言面色各异,有人似成竹在胸,也有人眉头微皱,似有隐忧。

一众学子在山脚外院稍作休整,准备入学考试。因他们改了小道,行程有所耽误,故彼时其他几名收学先生与其学子都先到了。其中最先抵达的两位先生已对他们的学子考试完毕,领了通过的正式学生入太学宫。

先生将二百余名学子分为五队,分开出题。

丹薄媚因站在最前方,被分在第一队,与白月真等人一同进入四面封闭的考堂。

此时她作公子打扮,纶巾束发,面容普通,一身淤泥早已洗净,看来并无不妥。可是——

功力完全消散,没有回来的迹象。尤其,最近几日企图运气时,丹田与筋脉隐隐作痛,动辄口吐黑血,行动艰难。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