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史上最强崇祯 > 第四百零二章:抄家,充公

第四百零二章:抄家,充公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京师户部的尚书倪元璐,家中一贫如洗,若不是崇祯皇帝在十八年整体提升了在朝官员的薪俸,他甚至只能勉强维持度日。

然而这南京户部的尚书王铎,与倪元璐相比,府上却可以称之为豪宅、别墅。

厂卫密奏,他府上光下人就有几百个,据说这厮当年还跟风兴建了三座园林,动辄成百上千劳役,耗费数百万两白银。

只不过钱谦益在崇祯十九年被凌迟诛族之后,他才有所收敛,将这些园林转手卖给金陵城内富商,销毁凭证,总计也获得了巨额买资。

除了这三个部以外,也就还剩下南京留守太监和守备才算是真正有权利,其余的部门闲差而已,尤其是礼部,更是著名的清闲衙门,一年到头不会有几件事可做。

就那户部尚书王铎私下里所说,自己来了自己才是皇帝,自己一旦要是走了,他们抱着南都小朝廷,直接就是土皇帝。

现在有两个朝廷,都是正统,北京就算被流贼和清军打下来了又怎么样,历史上南都这帮货不还是歌舞升平,直接拥立一个在武英殿即位了么?

崇祯皇帝是过来人,也知道明朝是南北两京制,北京是首都,又称“京师”,南京是陪都,也称“南都”,在某些人的眼中,这两个·其实都算京师。

与北京六部不同的是,一般南京六部甚至南京所有的官署都很少有事可做,个别的像兵部、吏部算是有事可做。

吏部每六年一次的“京察”,甚至北京吏部都不得插手,全都是这帮南京官员说了算,也就是说,京师每一次的京察,实际上只是局限于北方各省。

张尔岐这么大个能人,无论当皇子座师还是让他掌管户部、礼部,都是绰绰有余,就这么在南京礼部闲着,实在是太可惜了。

王铎这厮不来还好,既然来了,那就别走了。

同样的道理,京师户部也只是掌管北方各省的钱粮、赋税,正德三年,刘瑾在武宗暗中支持下开始变法,把江南一带的各种税收事务,由北京户部负责。

“南京引板,俱令销毁。”

正德五年,刘瑾失败被诛,户部官员顺势联合奏请,“刷印盐引,仍隶南京户部”,武宗被群臣逼迫,只好批准,这件事至今崇祯二十年一直未变。

全国黄册的收藏和管理全部都留存在南京,甚至北京户部都不得插手,一旦有北京官员涉足此事,便有南京户部官员借口刘瑾之事,大放厥词,插手之人往往退缩。

到了现在这个年头,南京户部掌管的钱粮赋税甚至比北京更多,侍郎还常常总理粮储,油水更足。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